中国大陆汽车空气悬架的发展历程宏观上可分为以下3 个阶段。
1) 早期探索阶段:20 世纪50 年代,随着国外汽车空气悬架进入实质性应用,中国大陆也启动了汽车空气悬架的研究。1957 年,长春汽车研究所( 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和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合作研制了中国第1 辆装有空气弹簧的载重汽车[12],随后又相继研制了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铁道车辆使用的空气悬架;1958 年,长春汽车研究所和北京交通运输局合作研制了中国第1 只高度控制阀,1959 年又研制了高级轿车使用的高度控制阀。这段时期,中国共研制出了10 余种空气弹簧和3 种机械式高度控制阀,但由于当时整体民族工业水平的限制,所研制的样机在密封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加上当时各种社会原因,这些产品后续都没有得到完善和推广应用。
进入80 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宏观经济、各行各业开始向好,长春汽车研究所再次启动了空气悬架研发。在1980—1987 年,该研究所先后为武汉客车厂、沈阳电车公司、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汽车厂研制了多种客车或电车的空气悬架。这个时期国产空气悬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橡胶气囊的疲劳寿命偏低、高度控制阀漏气和动态响应较差。
2) 引进消化吸收阶段:1990—2000 年,中国大陆高速公路网从开始建设到迅速发展,很多运输公司从国外进口了带有空气悬架的豪华客车投入运营,如尼奥普兰、欧洲之星、沃尔沃系列和福特系列豪华大巴车型。为了提高在运输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中国大陆客车厂开始直接从国外购置空气悬架或空气悬架底盘进行装车,如北方车辆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汽车厂、宇通客车、厦门金龙、亚星客车等厂家。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空气悬架维修配件市场的需求,中国大陆一些零部件企业也开始研制和生产空气弹簧等配件,如四方车辆研究所、贵州前进橡胶有限公司、交通部重庆公路科研所、株洲时代新材等公司。同时一些外资企业也开始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空气悬架配件,如NEWWAY、SAF、CONTINENTAL 等公司。
在此期间,中国大陆制造企业对进口汽车空气悬架技术,从零部件到系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学习、消化和探索。
3) 创业发展阶段:到2000 年左右,中国大陆随着社会的大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市场需求急剧扩大,中国重汽集团、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上海科曼车辆部件系统有限公司等厂家,在前期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始匹配、研制空气悬架,并且不断有新的厂家加入研制行列。到2010 年,中国大陆已经研制了近100多个品种的传统空气悬架产品投入应用[13],拥有了包括重汽HOWO-A7、东风EQ6850KR、一汽解放J6、苏州金龙KLQ6128Q 等车型在内的大批空气悬架汽车,并远销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等国外市场。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汽车空气悬架产业总体处于欧美20 世纪90 年代初的水平,主体就是传统空气悬架,具有了从零部件到系统的集成配套能力。但从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上看,国产空气悬架性能尤其是稳定性、疲劳耐久性不及进口空气悬架,关键零部件与国外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也是当前不少企业采取从国外进口空气弹簧、电磁阀、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自己以研制结构件、进行系统集成为主的主要原因。从应用层面来看,中国大陆客车空气悬架装车率还在稳步提升,但中、重型卡车空气悬架装车率,由于不适合于超载运输等市场原因而一直偏低。
近些年随着大量配置ECAS 的国外车辆进入中国,以及国外公司如WABCO 公司开始将ECAS 引入中国生产,带动了中国大陆EACS 技术的研究开发。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在为主机厂(如长城汽车、广汽、奇瑞等)进行配套试装和试验,也有少数零部件企业开始试制ECAS 零部件,进入进口车维修配件市场,但从宏观上,中国产ECAS 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